解读“诚信即智慧”
时间:2015-12-25    作者:陈国龙    来源:原创    点击量: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看到同学们神采奕然、脸庞圆润,春节假期过的不错!大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越来越不好办,越来越没意思。有人说春晚的遗憾是赵本山没上春晚,但他在地方台的表现也很平平。梳理赵本山小品的路子有两个,一是农村老头老太太那点事,二是教你怎么忽悠,立意庸俗浅薄狭隘,他的小品大多在迎合污浊的社会风气,不能传递正能量,对社会的发展无益,它只是诸多社会症结浮现的冰山一角,反观我们的社会,中国人的信任危机的确到了极致,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信赖的,什么东西都有假的,真不知若干年后人们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即智慧。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不讲信用,那还算是一个人吗?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讲诚信,也不是凡事都说实话,是有原则、有条件的。
  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商鞅立木为信,终于让新法在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得以树立了威信,推进了改革。另一个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为了博妃子褒姒红颜一笑,点了边关报警的烽火台戏弄诸侯,而真正的敌人来犯时,却无人来救,这叫咎由自取。一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通过这两个古代的例子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以诚信为内容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四中的学生都很优秀,因为你们我们的校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但是,我们也遗憾的发现有的同学却是谎言不断,张口就来。有人说说一个谎言,要编造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言,所以说,诚则无累,不诚则有累。比如有的同学上课装肚子痛上厕所,有的同学羡慕他演技高超有本事能骗得了老师,我劝诫这些同学,搞歪七倒八这不叫本事,因为他的想法不正,不光明磊落。有的同学在考试中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作弊来获得所谓的高分,可能你一时得利,但从长远来看,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我举个例子,咱们学校为什么要弄学分认定考试?会考才关乎高中毕业证,尽管题很简单,但有的同学平时不学习,考试时作弊也能及格。这就出现矛盾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让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所以有了学分认定考试,即使会考过关,学分认定考试不合格,不发毕业证,良苦用心。
  咱们四中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诚信,确立以诚信为特色的德育教育,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诚信、不倦。人要讲诚信,不倦怠。办公室的墙上贴着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这句话来源于《周易》,闲是防备、禁止的意思,这句话说得是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各行各业都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就是真心为了学生的未来,言行一致!
  在这里,我们坚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会因为诚信而精彩!
  在这里,我们坚信,我们四中会因为诚信而焕发新的光芒!
  在这里,我们坚信,我们的祖国会因为诚信而更加的和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