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升旗仪式
时间:2017-12-01 作者: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点击量: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携手共建幸福四中
——高长春校长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十九大宣讲
——高长春校长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十九大宣讲
全体家人们(为什么叫家人):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携手共建幸福四中”。
先说个前提话:学习十九大精神,这是全国上下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是喊口号。最大的商道是与祖国同频共振,最大的学道也是与祖国同频共振,也就是说,学习十九大精神,对事业发展、人生成长、高考和统考都相当有帮助,请全体老师和孩子们抓住国家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找准自己的定位,快速成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里,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新”字,一个是新思想,引领征程。这个新思想,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二个是新时代,扬帆起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下面,我讲三个“认清”
一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6年后,党的十 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学校来说,人民是谁?人民就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全体孩子们、老师和家长日益增长的是什么,就是十九大所说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这一点看,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迈向“办人民幸福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追求幸福”将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核心主题, “全力以赴,办人民幸福的教育”,将开启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看到“幸福”这个关键词,你是否联想到幸福四中,我们学校的初心就是按照党的要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就是学生、老师和家长。我们更坚定了建设幸福四中的道路,创建幸福舒心教师、幸福放心家长、幸福开心学生的学校,不仅解决师生的吃住行和提升精气神,还要提高老师的职业成就,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老师和学生发展谋出路,才能让他们更幸福。当前,学生、家长和老师期待建设幸福学校,经多年的发展幸福有基础,对将来进一步建设幸福四中学校有智慧,我们有信心创造出得民心、合民意、切有实效、叫得响亮的特色品牌。
二是认清我们的幸福所在,追梦幸福
何为幸福。什么是幸福的人?也就是心中有梦,手中有活, 脚下有路。人有希望总比得过且过要好,人能明确前进的方向总比停滞不前要好,人忙忙碌碌总比空虚迷茫要充实得多,这就是幸福。老师乐于教书育人,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并投入其中,这就是幸福;学生乐于探索学习,把他当成一种享受并投入其中,这就是幸福。理想化的幸福有一定的高度,我们向这追求的过程中,逐步找到幸福感。建设幸福四中,打造幸福教育,共有四个层面。
学校层面,将提升幸福文化内涵,搭建幸福平台,丰富幸福课程,加强落实幸福管理,构建幸福校园,为师生发展提供优雅宜人、积极向上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比如:打造食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开启智慧校园,营造文化校园。
学生层面,由于素芳、石智超、阚麒吉三位老师组成的学生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学生幸福感包括:走进校园时有归属感,学习上有成就感,生活中有被关爱感,课余实践中有自我实现感,日常管理中有主人翁感,走出校园时有自豪感,回望过去有充实感,面对未来有使命感。将通过建设幸福班级、幸福宿舍、幸福课堂、组织幸福比赛和征文等课程进行落地。下一步,将吸纳学生进行研究室。
教师层面,由张立正、杨付磊、逄美云、李静贤等四位老师组成的教师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出教师幸福感包括:包括被关爱的亲切感,身心健康的愉悦感,凝聚集体的归属感,知识汲取的充实感,成长进步的获得感,获得成功的荣誉感,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等等。将通过建设幸福备课组、组织幸福活动等课程落地。
家长层面,由董兴宝、张玉彬、孙弘敏三位老师组成的家长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出家长幸福感包括:与孩子之间和谐的关系具有满足感,对孩子成长中的进步具有喜悦感,对孩子发展的现状具有认同感,对孩子发展的未来具有憧憬感。
以下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全校招募团队时,主动提出申请的,如果还有想加入的,请与办公室于主任联系。希望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地理解幸福就有正确的幸福感受。也希望全体师生不断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增强幸福力量,提高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等,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区别在于幸福力量的差异。
三是认清当前的关键工作
建设幸福四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天下兴旺,我的责任,幸福四中,我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要让四中因我而美丽。当前的四中,处处充满正能量,社会影响力很大,都在关注四中的发展。威海四中学习氛围最深厚的,校风是最正,作为四中人底气越来越足。
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我校所取得的成绩,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也就是归功于全体教职工,归功于全体孩子们,归功全体家长,我们不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有今天的成就。
近阶段,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迅速掀起学习的高潮。全体师生要靠上去、深下去、融进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自习效率,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是希望全体孩子们遵规守纪。专注于学习,严禁欺凌事件、交往过密、带手机、吸烟的事情发生,严禁就餐时插队。三是希望提高感恩意识。全体家人们,一定牢记“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常怀感恩之心,幸福精彩一生。11月份第4个周的周四,是西方的感恩节,学校将以感恩月活动,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恩同学。
青年教师们及孩子们: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全体家人们,新时代是我们每一个人追逐梦想的时代。你忙碌的身影,是最美的风景;你平凡的坚守,是无声的誓言。无论逆与顺,无论泪与笑,历经岁月 磨砺,唯有初心不改。因为我们相信,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必须握紧书写命运的奋斗之笔!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携手共建幸福四中”。
先说个前提话:学习十九大精神,这是全国上下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是喊口号。最大的商道是与祖国同频共振,最大的学道也是与祖国同频共振,也就是说,学习十九大精神,对事业发展、人生成长、高考和统考都相当有帮助,请全体老师和孩子们抓住国家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找准自己的定位,快速成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里,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新”字,一个是新思想,引领征程。这个新思想,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二个是新时代,扬帆起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下面,我讲三个“认清”
一是认清社会主要矛盾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6年后,党的十 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学校来说,人民是谁?人民就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全体孩子们、老师和家长日益增长的是什么,就是十九大所说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这一点看,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迈向“办人民幸福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追求幸福”将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核心主题, “全力以赴,办人民幸福的教育”,将开启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看到“幸福”这个关键词,你是否联想到幸福四中,我们学校的初心就是按照党的要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就是学生、老师和家长。我们更坚定了建设幸福四中的道路,创建幸福舒心教师、幸福放心家长、幸福开心学生的学校,不仅解决师生的吃住行和提升精气神,还要提高老师的职业成就,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老师和学生发展谋出路,才能让他们更幸福。当前,学生、家长和老师期待建设幸福学校,经多年的发展幸福有基础,对将来进一步建设幸福四中学校有智慧,我们有信心创造出得民心、合民意、切有实效、叫得响亮的特色品牌。
二是认清我们的幸福所在,追梦幸福
何为幸福。什么是幸福的人?也就是心中有梦,手中有活, 脚下有路。人有希望总比得过且过要好,人能明确前进的方向总比停滞不前要好,人忙忙碌碌总比空虚迷茫要充实得多,这就是幸福。老师乐于教书育人,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并投入其中,这就是幸福;学生乐于探索学习,把他当成一种享受并投入其中,这就是幸福。理想化的幸福有一定的高度,我们向这追求的过程中,逐步找到幸福感。建设幸福四中,打造幸福教育,共有四个层面。
学校层面,将提升幸福文化内涵,搭建幸福平台,丰富幸福课程,加强落实幸福管理,构建幸福校园,为师生发展提供优雅宜人、积极向上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比如:打造食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开启智慧校园,营造文化校园。
学生层面,由于素芳、石智超、阚麒吉三位老师组成的学生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学生幸福感包括:走进校园时有归属感,学习上有成就感,生活中有被关爱感,课余实践中有自我实现感,日常管理中有主人翁感,走出校园时有自豪感,回望过去有充实感,面对未来有使命感。将通过建设幸福班级、幸福宿舍、幸福课堂、组织幸福比赛和征文等课程进行落地。下一步,将吸纳学生进行研究室。
教师层面,由张立正、杨付磊、逄美云、李静贤等四位老师组成的教师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出教师幸福感包括:包括被关爱的亲切感,身心健康的愉悦感,凝聚集体的归属感,知识汲取的充实感,成长进步的获得感,获得成功的荣誉感,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等等。将通过建设幸福备课组、组织幸福活动等课程落地。
家长层面,由董兴宝、张玉彬、孙弘敏三位老师组成的家长幸福研究室,初步探索出家长幸福感包括:与孩子之间和谐的关系具有满足感,对孩子成长中的进步具有喜悦感,对孩子发展的现状具有认同感,对孩子发展的未来具有憧憬感。
以下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全校招募团队时,主动提出申请的,如果还有想加入的,请与办公室于主任联系。希望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地理解幸福就有正确的幸福感受。也希望全体师生不断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增强幸福力量,提高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等,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区别在于幸福力量的差异。
三是认清当前的关键工作
建设幸福四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天下兴旺,我的责任,幸福四中,我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要让四中因我而美丽。当前的四中,处处充满正能量,社会影响力很大,都在关注四中的发展。威海四中学习氛围最深厚的,校风是最正,作为四中人底气越来越足。
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我校所取得的成绩,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也就是归功于全体教职工,归功于全体孩子们,归功全体家长,我们不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有今天的成就。
近阶段,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迅速掀起学习的高潮。全体师生要靠上去、深下去、融进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自习效率,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是希望全体孩子们遵规守纪。专注于学习,严禁欺凌事件、交往过密、带手机、吸烟的事情发生,严禁就餐时插队。三是希望提高感恩意识。全体家人们,一定牢记“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常怀感恩之心,幸福精彩一生。11月份第4个周的周四,是西方的感恩节,学校将以感恩月活动,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恩同学。
青年教师们及孩子们: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全体家人们,新时代是我们每一个人追逐梦想的时代。你忙碌的身影,是最美的风景;你平凡的坚守,是无声的誓言。无论逆与顺,无论泪与笑,历经岁月 磨砺,唯有初心不改。因为我们相信,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必须握紧书写命运的奋斗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