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四中幸福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18-06-23 作者: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威海四中 点击量:
在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程建设不仅是新高考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升威海四中全体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课程”意识,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到实处,积极努力地探索学科课程开发,我校于6月22日举行幸福课程专题研讨会。高长春校长、邓思源副校长、张立正主任、各级部备课组长及高三全体教师参与本次会议。
本次活动我校有幸邀请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博士李红婷女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山东办主任,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姜晓波先生;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英语学科教研室主任王琴女士;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室主任杨益梅女士来我校莅临指导。幸福四中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发展理念,向优秀教学团队取经的同时也积极展示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会议伊始,龙口一中的王琴老师、杨益梅老师与我校课题建设团队的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王琴老师发表题为“以点带面,合力打造学科示范基地”的主题报告,从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教育实施、校园文化以及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分享了学科示范基地申请的经验与做法。课程建设应该注重实用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中国文化,将德育教育看作教学工作之根本,将汉文化的精髓真正传达出来,传承下去。杨益梅老师做了“且行且思,砥砺向前---高效阅读实践纪实”的报告。杨老师结合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向大家介绍了高效阅读法的教学体系,她认为效度=速度+广度+深度,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使阅读规律化、量化、系统化。在教育改革大潮之中,找准方向,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两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实用性非常强,为我校课程建设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借鉴优秀课程建设团队经验的同时我校三位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代表向全体教师汇报了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进展及做法。周国栋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我校“幸福”课程体系目前的建设进度及未来规划,他指出在我校领导的精心呵护下,我们的幸福课程已经发芽,我们正致力于树立“幸福”教材样本,面对教育改革,我们集思广益,聚焦课程建设,相信一定可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学平老师从宏观角度对 “物理课标解读与开发”进行了汇报。我校物理学科注重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有个性的学习,通过情境实验的方式强化实践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金秀娟老师从微观角度对我校“语文课标解读及课程开发”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面对教育改革,我们关注课标,关注阅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论证,坚持继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的能力与修养。我校语文学科在课程建设方面致力于“整本书阅读研究”,从导读、推进、交流汇报、延伸四个方面进行开展,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姜晓波主任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们的经验交流,他认为课题研究非常有必要,因为它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需要,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课程建设迫在眉睫。他希望各研究团队能够以课题为引领,以专家为指导,全员参与,共同为课题建设找准方向,做出贡献。
李红婷主任表示非常欣喜地看到幸福四中的课程建设之路已经开启,课程建设团队已经初见雏形,老师们也已经进入到课程研究的角色当中,她鼓励老师们先大胆“做起来”,在过程中自我提升,争取成为专家型教师,真正使课程建设在学生身上产生实效。李主任就“学科课程改进与实施”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针对我国分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应该致力于特色高中建设,最大化地运用学校资源,开展校本研究,使教育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在学科课程改进时要注重原理性、结构性,关注差异与个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科课程实施取向方面坚持忠实取向、生成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现学科回归,把课程真正还给学生。
在各位专家、老师们优秀的经验分享与方法指导之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提出了自己在课题建设方面的困惑。老师们就“如何关注差异”“课程建设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整个研讨场面积极而热烈。
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本次研讨,我校教师从理论到课程建设实例都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研究方面定会不畏艰险,勇于尝试,用每个人的小亮点铸就学科的“大品牌”。
本次活动我校有幸邀请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博士李红婷女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山东办主任,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姜晓波先生;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英语学科教研室主任王琴女士;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室主任杨益梅女士来我校莅临指导。幸福四中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发展理念,向优秀教学团队取经的同时也积极展示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会议伊始,龙口一中的王琴老师、杨益梅老师与我校课题建设团队的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王琴老师发表题为“以点带面,合力打造学科示范基地”的主题报告,从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教育实施、校园文化以及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分享了学科示范基地申请的经验与做法。课程建设应该注重实用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中国文化,将德育教育看作教学工作之根本,将汉文化的精髓真正传达出来,传承下去。杨益梅老师做了“且行且思,砥砺向前---高效阅读实践纪实”的报告。杨老师结合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向大家介绍了高效阅读法的教学体系,她认为效度=速度+广度+深度,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使阅读规律化、量化、系统化。在教育改革大潮之中,找准方向,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两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实用性非常强,为我校课程建设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借鉴优秀课程建设团队经验的同时我校三位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代表向全体教师汇报了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进展及做法。周国栋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我校“幸福”课程体系目前的建设进度及未来规划,他指出在我校领导的精心呵护下,我们的幸福课程已经发芽,我们正致力于树立“幸福”教材样本,面对教育改革,我们集思广益,聚焦课程建设,相信一定可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学平老师从宏观角度对 “物理课标解读与开发”进行了汇报。我校物理学科注重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有个性的学习,通过情境实验的方式强化实践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金秀娟老师从微观角度对我校“语文课标解读及课程开发”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面对教育改革,我们关注课标,关注阅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论证,坚持继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的能力与修养。我校语文学科在课程建设方面致力于“整本书阅读研究”,从导读、推进、交流汇报、延伸四个方面进行开展,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姜晓波主任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们的经验交流,他认为课题研究非常有必要,因为它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需要,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课程建设迫在眉睫。他希望各研究团队能够以课题为引领,以专家为指导,全员参与,共同为课题建设找准方向,做出贡献。
李红婷主任表示非常欣喜地看到幸福四中的课程建设之路已经开启,课程建设团队已经初见雏形,老师们也已经进入到课程研究的角色当中,她鼓励老师们先大胆“做起来”,在过程中自我提升,争取成为专家型教师,真正使课程建设在学生身上产生实效。李主任就“学科课程改进与实施”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针对我国分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应该致力于特色高中建设,最大化地运用学校资源,开展校本研究,使教育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在学科课程改进时要注重原理性、结构性,关注差异与个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科课程实施取向方面坚持忠实取向、生成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现学科回归,把课程真正还给学生。
在各位专家、老师们优秀的经验分享与方法指导之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提出了自己在课题建设方面的困惑。老师们就“如何关注差异”“课程建设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整个研讨场面积极而热烈。
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本次研讨,我校教师从理论到课程建设实例都有了全面的了解,相信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研究方面定会不畏艰险,勇于尝试,用每个人的小亮点铸就学科的“大品牌”。
张立正主任主持会议
龙口一中英语教研组王琴老师做经验交流
老师们积极参与会议
龙口一中语文教研组杨益梅老师做经验交流
周国栋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我校“幸福”课程体系目前的建设进度及未来规划
张学平老师从宏观角度对 “物理课标解读与开发”进行了汇报
金秀娟老师从微观角度对我校“语文课标解读及课程开发”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
姜晓波主任进行点评
李红婷主任就“学科课程改进与实施”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上一篇
为最美教师点赞
下一篇
威海四中组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讲座